5200笔趣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5200笔趣阁 > 雪沉沉 > 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

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郑良已经是刑侦科副科长了,从警这些年,破获不少大案重案,多次获得市局领导嘉奖,是局里的少有的几个青年才俊之一,他坐在办公室里,杯子里的热茶冒着热气,翻阅着一打案件材料,全神贯注,此时,已经是下班时间,除了重案组的在另外的办公室里开会,办公室里空荡荡的,没有人了,郑良办公室是单间,与科员的办公室以百叶窗及玻璃门分隔开,即是,一间大的办公室自三分之二处截断,在他背后的隔壁,便是科长办公室,他跟科长一墙之隔,也就一步之遥。

但,他丝毫没有想要往上爬的意愿,在这方面,他一贯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,在职位晋升方面,总是很佛系,与世无争。与这种不在意甚至无所谓的态度相反的,是在案件的侦查上,却是十分较真的。

要说他的认真程度,那真是无人能出其右,曾经在一件纵火杀人案的侦查上,嫌疑人杀人后纵火,造成意外失火致使死亡的假象,接到报案后,现场经过消防队灭火完成后,科长及郑良几个人,随同的还有技侦科的法医,对案发现场进行实地勘察,人的尸身都烧焦了,通过现场技侦科的取证查验,以及刑侦科对受害人的社会关系,现场附近监控视频的调取,最后下定论,这是一件意外死亡案件。

所有人都撤出现场,就要对现场进行清理的时候,却被郑良制止了,所有人都莫名其妙,该检查的都检查了,像这种“意外事件”,根据调查流程,都一一调查过了,没有纰漏,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,科长转回来把调查的流程及实际过程重新审视了一遍。细细思考确实没有什么问题。

“郑良。你是有什么新的发现?发现什么了讲出来,我们可以一起再重新梳理一遍现场。”

科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刑警,叫王振玉,虽然年纪在刑侦科里面是最大的,却没有什么架子,为人亲和,对科员也是很照顾,在单位里面口碑很好。

郑良面对自己的领导,有些纠结,因为他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劲,不好说,就是觉得不对,却找不出哪里不对,凭着他自己办案的直觉,没有任何的说服力,稍微的犹豫之后。他便科长说自己先留在现场进行清场工作,也借机会再对现场检查。郑良的语气很坚决,王振玉感到了这个下属的坚决,便答应了,也好,他留在这里,万一发现什么遗漏的线索呢,即便是没有其它的发现,也没有损失的。便点头答应了,另外还叫了两个技侦科的人留下陪他一起进一步侦查。

郑良在现场从头到尾进行侦查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,终于在一双鞋上发现了重要的线索,顺着这条线索,终于找到了杀人纵火凶手。

从此,郑良认真的名声就传开了,更有人给他取外号“郑神探”。经过他手里的案件越来越多,他也从一个略显青涩的学生式科员提升到现在副科长的位置上,多次参加重案组,经验越来越老到。

就在前段时间,他作为重案组组长,在他的带领下,破获一起重大毒品案,嫌疑人息数抓获,现在摆在他桌上的,便是这起案件的卷宗,说起来,这些卷宗,已经被他翻阅了不下五遍,其中各个环节,他还历历在目,了然于心。

办公桌上的陈设特别简单,几乎是没有陈设,一台电脑,几本笔记本,卷宗,案件材料……唯一算得上摆设的便是他跟妻子的结婚照,那是用金色相框装裱起来的。

他嘬一口热茶,茶水润入喉中,这是梅镇的绿茶,以前没有喝茶的习惯的,自从当年去了梅镇学习的两年,便养成了喝茶的习惯,而且,偏好梅镇特产绿茶,梅镇的绿茶是山茶,长在山地上的茶树,吸收了山林间的灵秀之气,清新自然,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清新的茶味,甚至对于别的茶叶,像普洱,或者碧螺春之类茗茶,在他那儿,都不及梅镇产的山茶。

喝着这茶,手里停顿一下,若有所思,想来,他已经将近半年没有到梅镇去了,上回去李姑珍家里,还是半年前,郑良跟妻子一起去的,一方面是帮扶李姑珍这一家,顺道看看梅镇的风景,这些年来,梅镇产业转型,着力打造梅镇旅游风景区,现在已经很有成效,那条穿过梅镇的长河,形成了旅游示范长廊,领略领略风景,让人心旷神怡。

事实上,郑良从离开梅镇起,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去梅镇,当然,那时候到梅镇不是为了看那里的风景,他走的时候,梅镇可以说,还没有什么发展势头,其主要是,他义务帮扶李姑珍一家。这是经过他反复考虑过后下的决定,他一想起这个破败的家庭就百感交集,甚至不断地反思自己在办案的过程中,对李姑珍这一家造成的“伤害”,当然,这是基于那天余艳青对他说的话以及案件处理过程中的直观感受,莫名的有负罪感。总是觉得哪里处理不当,给人家造成伤害,另外一个缘由便是,这个家实在是太穷,太匮乏,需要有人来帮助,帮她们渡过难关。

总之,郑良在生活中,是一个极为善良的人。

在他见习期满了之后,他如期回到市局,自此,在梅镇公安局的工作算是结束,若不是因李姑珍一家,恐怕他再也不会造访梅镇。

郑良同李姑珍一家讲好,每两个月就会给她们寄来一笔生活费,然后,大概每隔半年便会来看她们。

这就像一个合同约定一样,他如期汇款,如期而至。

余艳青及余沉沉两姐妹对他没有格外的感激之情,一开始她们认为郑良也就帮她们一年到两年,在她们中学,也经常会有一些愿意帮助贫困学生的企业家或者小老板,大多给一笔费用,资助一些东西,只能解短暂的困难,没有说哪个好人长时间的帮扶的。

但,郑良却不一样,时间很长,经年累月,这让余沉沉两姐妹颇感意外,逐渐的,也对郑良逐渐了解、热情,确实感到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好人。她们把他当成哥哥一样,有很多事情都向他倾诉或者请他帮忙,郑良也是事无巨细,一一答应,即便是相隔甚远,郑良也总是打主意,想办法解决。

这些年,郑良已经被李姑珍她们当成亲戚,时不时的,也会寄一些土特产给郑良,这其中就包括梅镇的绿茶、土豆、腊肉之类。

郑良沉思良久,他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时间去一趟梅镇,不管工作怎么忙,以前总是能挤出点时间去梅镇的,“以前能,那么现在就一定能。”他这样想着,便在心中想时间计划,看什么时候能够抽出时间去梅镇。正好,现在由他负责的重案已经结案,他的妻子是一名教师,也正好放了暑假,在家照看孩子,妻子一贯是支持他这种爱心行为的,他便可以去梅镇一趟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